文件系统层次标准(FHS
: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): 核心在于确定每个特定的目录下应该放什么内容的文件和数据,并希望
Linux 用户能够遵循该准则。
指导用户: 1. 文件该放在哪;2. 文件该去哪里找。
FHS
根据文件系统使用的频繁与否以及是否允许用户随意改动,将目录定义为四种交互作用形态。
可分享的:可以分享给其他系统挂载使用的目录
不可分享的:与自身机器直接相关的设备文件等,不能分享给其他主机
不变的:数据不常变动的文件
可变的:经常改变的数据,如登录文件、新闻组等。
可分享 | 不可分享 | |
---|---|---|
不变 | /usr | /etc |
/opt | /boot | |
可变 | /var/mail | /var/run |
/var/spool/news | /var/lock |
/bin 二进制目录,存放用户级的基本命令(软连接,指向/usr/bin)
/boot 启动目录,存放BootLoader的静态文件(开机引导相关文件:内核、开机菜单、相关配置文件等)
/dev 设备目录,device的缩写,存放设备文件(字符型设备文件、块设备文件、网络设备文件)
/etc 系统配置文件目录
/home 用户主目录
/lib 库目录,存放系统和软件的共享库(/bin,/sbin,开机时所调用的函数)
/media 媒体目录,可移动媒体设备的常用挂载点
/mnt 挂载目录,临时挂载文件系统的挂载点
/opt 可选目录,optional,存放第三方软件包和数据文件
/proc 进程目录,现有硬件及进程信息(虚拟文件系统)
/run 运行目录,存放系统运作的运行时数据(虚拟文件系统)
/root root用户的主目录
/sbin 系统二进制目录,存放系统管理员级的基本命令(开机、修复、还原系统等,软连接,指向/usr/sbin)
/srv 服务目录,service的缩写,存放各类服务的相关文件
/sys 系统目录,系统硬件信息的相关文件内核相关信息(虚拟文件系统,与/proc类似,更针对硬件相关参数方面)
/tmp 临时文件
/usr Unix Software Resource
的缩写,即Unix系统软件资源。存放所有软件的数据。
/var 可变目录,常态化变动的文件(日志、缓存、登录日志等)
/etc
目录下的常见配置
/var
目录下的常见日志文件
syslogd
: 是大部分Linux发行版默认的日志守护进程,默认配置文件为/etc/syslog.conf
rsyslogd
: 目前大多Linux发行版用rsyslogd
替换了syslogd
,默认配置文件在/etc/rsyslog.conf
,了解日志存储信息。
日志文件 | 说明 |
---|---|
/var/log/syslog | 记录了所有系统级的事件,例如启动、关机、内核错误、网络错误、程序故障等。 |
/var/log/message | 记录了所有系统级的事件,例如启动、关机、内核错误、网络错误、程序故障等。 |
/var/log/cron | cron 任务运行的日志 |
/var/log/secure | 用户认证相关的安全事件信息(su\sudo\ssh\passwd\useradd等) |
/var/log/lastlog | 用户最近一次成功+失败的登录事件,命令lastlog 查看 |
/var/log/wtmp | 用户登录、注销、系统重启等事件,命令last 查看 |
/var/log/utmp | 所有当前已登录用户的信息,命令who\w\users\finger 查看 |
/var/log/btmp | 失败的登录尝试,lastb 命令查看 |
/var/log/dmesg | 系统在开机时内核自检的信息,也可以使用dmesg命令直接查看内核自检信息 |